赛事时间
2024年9月-2024年11月
  参赛条件
(一)需求发布单位条件
张榜单位应为本市及北京市、河北省在津高校、企业、科研院所,并符合下列条件:
1
具有独立法人资格;
2
研发、生产过程中存在急需解决的技术问题,包括技术研发、产品研发、技术改造和技术配套等需求,希望借助博士后人才团队、工程技术人才团队的科研力量加以解决;
3
近3年内无重大违法、违规行为,信用记录良好;
4
能够保障项目实施的资金投入,提供项目研发实施的支持和配套条件,在项目完成后能够率先在本单位推动应用。
(二)参赛人员条件
参赛揭榜人员需为国内在站或已出站的博士后研究人员、拟进站从事博士后研究的博士(包含在读博士研究生及已取得博士学位人员),并同时具备以下条件:
1
能针对已发布的项目需求提出明确的解决方案,要求思路清晰、技术路线可行、数据真实;
2
有明确的预期目标及相应技术指标,有可靠的项目完成期限及进度安排等;
3
具有合法自主的知识产权,无知识产权纠纷。
4
参赛者可以是个人或团队,鼓励由多人组成团队开展联合攻关,团队内部有较为明确的合作机制。
参赛揭榜人员不能属于项目需求方及其母公司、子公司、分公司的内部员工。
  赛道设置
揭榜领题赛设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与健康、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与节能环保、新材料和石油石化、现代农业与食品、其他领域共7个赛道,分5个组进行比赛。
  需求内容要求
需求发布单位提出的需求包括科研攻关技术难题和技术升级需求,须满足以下条件:
(一)瞄准揭榜领题赛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与健康、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与节能环保、新材料和石油石化、现代农业与食品、其他领域等7个方向,重点聚焦制约本领域发展的“卡脖子”前沿技术、关键核心(共性)技术、关键零部件、材料及工艺的技术瓶颈和关键难题;
(二)实施周期原则上不超过3年;
(三)项目须明确指标参数、资金投入、时限要求、产权归属及其他应向参赛应征方提出的条件要求;
(四)入选往届全国博士后创新创业大赛揭榜领题赛组别全国总决赛的发榜项目不能再次申报发榜。
具体需求内容请扫码下载
  参赛方式
(一)需求填报
需求发布单位应于 9 月 30 日前,登录揭榜领题赛官网(http://tjshhyccyds.tjrc.com.cn/postdoctor),在线填报项目需求 和奖励,并上传《博士后揭榜领题赛张榜承诺书》,市引进人才 综合服务中心按照参赛条件和需求内容要求,对申报的项目需求 进行审核。审核通过的项目需求将于 10 月 15 日前在揭榜领题赛官网集中发布。
(二)应征参赛
有意愿的参赛人员应于 10 月底前,登录大赛官网选择“博士后揭榜领题赛”专区,查看揭榜领题赛项目榜单,并从中选择 1 项具体需求,在线报名并有针对性地填报技术解决方案。
(三)预决赛
市人社局根据参赛报名情况,在 11 月举办预赛和决赛。决赛通过项目路演和专家评审方式进行,评选出获奖项目。
  赛事安排
(一)需求征集阶段(9 月底前)
面向本市及北京市、河北省在津高校、企业、科研院所和重点实验室等征集在研发、生产过程中急需解决的技术问题,包括 技术研发、产品研发、技术改造和技术配套等需求,特别是阻碍 企业发展的技术瓶颈和关键难题。
(二)榜单发布阶段(10月15日前)
对征集的项目需求进行梳理、审核,形成博士后大赛项目榜单,集中发布。
(三)揭榜应征阶段(10月底前)
参赛人员应为本市及北京市、河北省在津高校、企业、科研院所的博士、博士后,参赛人员针对项目需求提交解决方案。参 赛人员须对所填信息的准确性、真实性以及知识产权、允许主办方非商业性使用、宣传等问题作出正式确认和承诺。在进行报名注册时须先网签承诺书。
(四)初赛(11月上旬)
组织专家对参赛应征者提交的技术解决方案进行分析、评估,每个赛道遴选出一定数量技术解决方案进入决赛。
(五)决赛(11月中下旬)
采用路演方式,按专业领域进行现场挑战,针对每个项目需求逐一阐述解决方案。现场挑战采用“现场答辩、当场亮分”的评选方式,评委以张榜需求单位、行业技术专家和创投专家为主。
(六)颁奖(时间待定)
根据赛事进展情况,组织颁奖仪式为获奖团队颁奖。
  奖项奖金
奖项设置
        设新一代信息技术组、生物医药与健康组、高端装备制造组、新能源新材料组、现代农业与食品及其他领域组共5个组,每组设一等奖1个、二等奖2个、三等奖3个、优胜奖获奖比例为赛道申报项目数的50%,共计一等奖5个、二等奖10个、三等奖15个,优胜奖若干。
大赛奖金
        一等奖奖金5万元,二等奖奖金3万元,三等奖奖金2万元。
  赛事组织单位
主办单位
天津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西青区人民政府、天开高教科创园管理委员会
协办单位
中国北方人才市场、天津市引进人才综合服务中心、北洋海棠创业投资管理中心
承办单位
西青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天开发展集团有限公司
金融服务商
天津银行、中国农业银行天津分行
  联系方式
天津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联系人:郭泓伯
联系电话:022-83218124
市引进人才综合服务中心
联系人:刘琳、潘曙辉
联系电话:022-83860111

1. 现场奖金特等奖10万元,一等奖4万元,二等奖2万元,三等奖1万元。

2. 落地奖金特等奖30万元,一等奖16万元,二等奖8万元,三等奖5万元。获得条件:项目应于报名后一年内在津注册企业,企业主营业务应为大赛获奖项目;团队带头人应为公司法定代表人或股东,部分核心成员稳定在津工作,核心成员合计持股比例不低于50%。满足以上条件的,经市、区人社部门认定发展良好后,分2年发放落地奖金,每年发放50%。

x

对一年内落地且符合重点培养创业类“项目+团队”基本条件的创业团队,可直接入选“项目+团队”重点培养专项,最高获得60万元团队建设资助,以及连续3年每年最高100万元企业贷款贴息资助和最高30万元带头人个人所得税奖励资助。

x

符合条件的获奖团队可推荐申报天津市高成长初创科技型企业专项投资项目,经评估最高可获得1000万元资金支持。

x

获奖项目或企业可优先入驻市人社部门认定的孵化基地和留学人员创业园,享受一站式创业服务,对租房开办企业的给予每月最高2500元的房租补贴。

x

符合条件的参赛选手可申请最高30万元的个人创业担保贷款贴息政策,大学生、“海河英才”、“项目+团队”成员额度最高可上浮至50万元;可申请最高300万元的小微企业创业担保贷款贴息政策。获奖选手可免担保。

获奖团队核心成员符合条件的可获得大赛金融服务商提供的最高200万元无抵押无担保纯信用贷款。

x

“津心融”为获奖团队提供全程专业融资服务,帮助对接风投、创投机构,提供融资方案。

x

参赛的小微企业、初创期科技型中小企业、大学生创业企业吸纳毕业2年内本市高校毕业生等,给予最长3年五项社保补贴和1年岗位补贴。

x

各落户区(含功能区)结合自身优势和实际,可为获奖团队提供相关政策和资源支持。

x

与我市合作的海外引才机构(含海外招才引智专员)积极宣传推介大赛,并向大赛推荐不少于10个海外团队报名参赛(海外招才引智专员推荐不少于5个)的,可获得推荐渠道奖励:每推荐1个团队进入决赛,可获得1000元奖励;推荐团队在决赛中获得一、二、三等奖的,可再相应获得每个团队3000元、2000元、1000元奖励。

x

外地获邀来津参加决赛的创新团队成员(最多2人),可安排食宿,并给予来津旅费资助。其中:欧美澳洲团队成员来津给予每人最高6000元国际旅费资助,亚洲团队成员来津给予每人最高4000元国际旅费资助,国内团队成员来津按照合理路程的实际发生金额资助。

x

不按照项目领域区分,通过各区、海外人才创新型载体推荐后,直接参加决赛,请联系各区、海外人才创新型载体报名参赛。

x
报名参赛主体应为3人及以上的团队,团队成员应具备技术研发、企业管理、市场营销等能力,参赛团队还应满足以下条件:
1
创新组参赛团队应为近期有意向来津注册企业的海外团队;创业组参赛团队应已来津创办企业,该企业为2017年1月1日以后注册,企业法人或占股30%以上的股东为留学人员;
2
团队参赛项目应有完整的商业计划书,技术成果领先,符合我市产业发展方向,拥有较好的市场前景并能实现产业化;
3
团队核心成员应具有海外创新创业经验或留学背景;
4
团队核心成员应对其参赛项目拥有合法的自主知识产权或使用权(授权),与他人无产权纠纷,因侵权产生的责任由参赛者自负。
团队
x
1
创新组团队经各区人社局、海外人才工作站、海外招才引智专员等渠道推荐或自荐,通过北方人才网注册报名参加大赛,名额不限。报名参赛团队经选拔、邀约后,每组20个团队,共约80个团队参加决赛。
2
创业组团队经各区人社局或留学人员创业园、海外人才离岸创新创业基地(以下简称“海外人才创新型载体”)推荐后,通过北方人才网注册报名,直接参加决赛。各区(含功能区)人社局、海外人才创新型载体可分别推荐1个团队,共约36个团队,直接参加决赛。
团队
x
1
奖项设置:每组决赛设一等奖1个,二等奖3个,三等奖5个,共计45个。
2
奖金:奖金分为大赛奖金和落地奖金两部分。大赛奖金为一等奖4万元,二等奖2万元,三等奖1万元,由主办单位在大赛颁奖仪式上发放;落地奖金2万元,创新组获奖团队一年内应邀(按照意向书)来津注册企业后,由落户区发放,创业组获奖团队无落地奖金。
3
政策支持
1. “项目+团队”重点培养支持
成功落地的获奖团队,可纳入“项目+团队”重点支持名单,享受人才专员服务,并给予创业启动、平台建设、重点培养、团队引育、科技研发、成果转化、薪酬待遇、人才评价等全链条、全周期、立体化的政策支持。
对一年内落地且符合相应条件的一等奖获奖团队,可直接入选“项目+团队”重点培养专项B级创业团队,获得60万元资助,并按照企业贷款利息的50%,连续3年给予每年最高100万元贴息资助,团队带头人按本人实缴个人所得税金额的50%,连续3年给予每年最高30万元奖励资助;对一年内落地且符合相应条件的二等奖获奖团队,可直接入选“项目+团队”重点培养专项C级创业团队,获得20万元资助。
2. 创业领军人才支持
获奖团队在津注册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科技型企业,并由新引进的顶尖、领军人才担任董事长或总经理的,给予人才最高1000万元科技成果转化资金补助和200万元奖励资助。
3. 房租补贴支持
获奖团队租赁房屋创业的,每月最高可获得2500元房租补贴;租赁工位创业的,每月最高可获得600元房租补贴。
4. 创业担保贷款支持
获奖团队在津注册成立企业,3年内可申请创业担保贷款(其中个人贷款额度最高50万元),小微企业及项目可按每人不超过30万元、总额不超过300万元的额度贷款,并按规定享受贴息,并免于担保。
5. 银行金融支持
获奖团队核心成员符合条件的可获得大赛金融服务商提供的最高200万元无抵押无担保纯信用贷款。
6. 人才公寓支持
获奖团队成员落户我市的,可向坐落区(含功能区)申请入住人才公寓。
7. 其他支持
各落户区(含功能区)结合自身优势和实际,可为获奖团队提供相关政策和资源支持。
4
推荐渠道奖励:
我市海外人才工作站应向大赛推荐不少于10个团队,招才引智专员向大赛推荐不少于4个团队参赛。完成推荐任务的海外人才工作站和招才引智专员,每推荐1个团队参加决赛,可获得1000元奖励;推荐团队在决赛中获得一、二、三等奖的,可再相应获得每个团队3000元、2000元、1000元奖励。
5
食宿、旅费资助:
外地获邀来津参加决赛的创新团队成员(最多2人),可安排食宿,并给予来津旅费资助。其中:欧美澳洲团队成员来津给予每人最高6000元国际旅费资助,亚洲团队成员来津给予每人最高4000元国际旅费资助,国内团队成员来津按照合理路程的实际发生金额资助。
x